石首地处湘鄂两省交界之所,位于长江中段,江南江北夹江而立,长江流经石首时九曲回转,故形成独特的九曲湾美景和天鹅洲湿地,繁衍出江豚、麋鹿等国宝,也孕育了聪明智慧的石首百姓。
作者:戴居华
第一例,石首人以“石首”戏称鮰鱼,被苏轼高度评价。《中国影像方志》报道:“北宋仁宗年间,年轻的苏轼首次出川,乘船途经石首,在品尝了这里的一道美食后,当即吟诗一首:粉红石首仍无骨,雪白河豚不药人。寄语天公与河伯,何妨乞与水精鳞。——《戏作鮰鱼一绝》。诗中称赞的这道名叫‘石首’的美味佳肴就是石首鮰鱼。”其实来说,天下鮰鱼皆以石洞为巢穴,世人可见鮰鱼歇栖石洞伸出头好像“石之首”。由于人文的差异性,决定了石首之地以“石首”戏称鮰鱼的唯一性。
第二例,石首人根据“鮰鱼泡的笔架形状”以“笔架鱼肚”相称,演绎了“笔架鱼肚”的千古传奇。这也是全球范围绝无仅有的“石首特例”。
第三例,石首人以“留住麋鹿”为主线,记录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1995年保护麋鹿恢复野生的情况。因为“围住麋鹿”好比“傻瓜相机”不要人的特殊贡献。中央电视台《东方之子》以“麋鹿专家”为题报道了这个石首人。
第四例,1998年发生长江特大洪水,天鹅洲故道与长江融为一体,这个迁地保护区的人们最担心故道江豚回归长江。然而两个多月的特大洪水终于退去,故道里的江豚一头不少。石首人以“江外江豚”区别“江内江豚”,就能彰显这个迁地保护区名副其实的功绩。
第五例,石首人以“江外江鱼”表达河长制度下的人放天养生态鱼。因为“江外江”就是江水流出的河,例如藕池河就是一条江外江。“江外江鱼”就是江水流出的江鱼,即使在湖里产仔,也是繁衍江鱼的后代,只有“江外江鱼”才能表达江河湖泊生态鱼的血缘关系。
综上所述,可见“石首人的魅力”不一般。